为什么会与社会脱节?

7 minute read

有学生说,担心在学校呆久了,和社会脱节。尤其感到毕业后不会和人交流,找不到工作。如何防止和社会的脱节?自己有点焦虑,像个山顶洞人。

image-20211207235425649

有上班族说,平时我不刷视频、不刷新闻、不刷微博,感觉就和社会脱节了,同事说的梗一句都听不懂,什么 yyds 啊,什么 edg 牛逼。这都是哪儿到哪儿了。

还有个不到 30岁,高中毕业就结婚,现在带俩娃的女青年要找工作。她的朋友推荐她去当打字员,而她说没有做过、没有什么自信。朋友提供了电脑让她试试一分钟能打多少字,结果她一分钟才打了 28 个字。因为打字速度慢,连一份工作的找不到,她觉得和社会完全脱节了。

试问一下,你又和社会有多大的联系呢?不会交流、不刷新闻视频,不会打字,就被视为和社会脱节了?

学生在校园中大多是和年龄相近的人一起学习、成长,不会交流只是因为和别人之间没有合作、没有共事,离开校园步入职场,你会遇到面试官、会和直系领导畅谈,会和同事打招呼。

上班之后,每个人涉猎的方面各有不一。他能说出景德镇陶瓷花纹的具体走势,他能说出太阳系外还有什么行星,她能说出公司团队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怎样进行协作。他们都来自不同领域,都有着自己的专业语言。同样的,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,也是那些经常混迹各大网络社区、论坛和娱乐休闲平台的人最熟悉。其实他们在接触这些语言后,一开始也不是就懂了,还是自己去了解、在反复遇见中加深理解。后来,他们觉得有意思,便一传十,十传百,网络传递千千万万,也便有了网络热梗。

最后是那位因为打字速度慢而找不到打字员工作的女青年,其实不必苦恼。因为你只是找不到打字员的工作,而 360 行,这行不行可以换一行。平时会照顾两个孩子,有着丰富经验也必定很细心,所以可以尝试为其他新晋宝妈提供建议帮助、提供辅导,或尝试做一快销品零售业务员,或尝试做团队人员之间的沟通人等等。总有一个机会是自己向来就擅长的。

所以,说到这里,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社会脱节。即便有,在我看来可能就是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中那个老布,在监狱住了 50 年,习惯了“监狱的社会”。而监狱把他释放回归到正常社会后,亲人都逝去了,朋友早已没有音讯,自己也没有子女。最重要的是,自己太老了,生活上快要不能自理,适应能力、学习能力跟不上,因此对正常社会的种种感到格格不入,夜里也总是惊慌。

相反,现在的新闻媒体、娱乐资讯才是需要注意的。大多数新闻只能对事件进行粗糙的归类、简单二元地将因果进行关联。对事件背后的本质,他们说不清楚,也不会说清楚,因为需要照顾大多数读者的理解,因为想要火爆,想要红。

并且,新闻提供的论断不能辅助我们进行决策判断,媒体不会把一件事背后所有的厉害关系挑明,他们会为资本卖力,会为流量眼红。他们甚至有时不在意自己说的是否真实,而只要自己是最早说的、自己是最新的,最早触达读者点击的,就是好的。

针对这个问题,已经有个知名作者写过一本小册子《Stop Reading The News》并在卫报发表来解答了。作者劝解我们戒除新闻,而夺取读非虚构的长篇作品,以及研究性的文章。多家注重上下文和思考,避免浮于表面的信息。

其实说白了,多关注自己工作上的事情、关注自己专业上的问题以及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行事。不必去做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、超出认知边界的事情,比如叙利亚为什么又打仗了,哪国总统又会见哪国总理,臭氧层又变薄了等和我们并无直接关系的问题。因为这些问题会无端地消耗我们的心智精神,而让我们在生活中碌碌无为。所以,还是得自己多去思考,多去做点实际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。

最后,借助《娱乐至死》一书所说来结束今天的讨论

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,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,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。 —— 尼尔・波兹曼